端午節即將到來,吃粽子已經成為一種傳統。但是,為什么端午節要吃粽子呢?有什么寓意嗎?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解開這些疑惑,并列出三個理由為您拔草!
一、寓意深刻
據傳,端午節要吃粽子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民間愛國詩人屈原。屈原乃楚國文學代表人物,但因其堅持忠于楚國而被貶至汨羅江,最終在此投江自盡。為了避免魚蝦噬食屈原的遺體,百姓們紛紛投入汨羅江中,希望能讓魚蝦們吃飽,不會去噬食屈原的遺體。為了表現自己的敬意,有些百姓則在汨羅江邊節前展開了盛大的舞龍舞獅表演等各種活動。據記載,屈原忌三、五、七等奇數,端午節為五月初五。因此,每到這個時候,老百姓們總會在粽子里包一枚香葉、艾葉串成的五色繩,以避邪辟穢,被譽為“五色絲線”。
所以,做為一種食品,粽子不僅僅是一種不可替代的傳統美食,更是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二、口味豐富
最初,粽子內只有糯米和香葉味,隨著時代的推移,粽子越來越多的加入了各種口味,北方的蜜棗香酥肉粽、南方的銅鍋燒肉粽、還有日本的咸魚肉松粽、泰國的椰香粽等等,可見口味的豐富程度。
因此,端午節吃粽子除了是一種紀念方式外,更是一種品嘗美食的體驗。
三、商機無限
除了粽子本身的文化內涵和美味口感,端午節吃粽子更是商家創造流水、賺錢的好時機。目前,各大超市、商場和網絡平臺上均可以預訂粽子,且品種繁多,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在粽子的包裝上,有些企業會加入自己的公司形象和文化元素,提高品牌曝光率,進一步擴大品牌影響力。
所以說,端午節吃粽子的文化背景不僅僅是傳統文化的傳承,更是商業機會的把握。
結語
以上三個理由展示了端午節吃粽子的文化、美食和商業價值。無論如何,即將到來的端午節,一碗香噴噴的粽子還是必需品啊!
]]>人民創意作為人民日報社旗下專注文化創意領域的跨界整合平臺此次聯手淘寶直播推出“非遺手藝人直播特別專場”活動,通過攜手非遺傳承人、手藝人,以直播帶貨的方式推介上百款匠心好物。依靠電商平臺的聚合能量,通過媒體助力、流量扶持等多項舉措,讓非遺及傳統手工藝被更多人看見,為手藝人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最終助力非遺傳承,實現非遺文化的復興。
參加這場直播特別專場的手藝人有廣東省級非遺沙河鳥籠工藝項目第二代傳承人、葉氏黃楊木雕第六代傳人、十年柴燒經驗青年陶藝家、中國古建筑榫卯積木手藝人、編繩首飾設計師、瓷板畫手藝人、橄欖核雕刻手藝人等。他們搭上電商平臺,插上現代傳播的“翅膀”,通過直播讓傳統的非遺技藝被更多人看見,非遺之美被更多人欣賞。他們在直播間一掃往日的低調含蓄,介紹傳統之美,甚至放大聲量宣傳“賣貨”。
在這次直播專場中,來自廣東省級非遺沙河鳥籠工藝項目第二代傳承人,85后的陳景華變身主播,在他的直播間,展示的是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清遠沙河鳥籠制作技藝打造的文創產品;另一個直播間中,從小深受福建地方本土漆文化熏陶的冬官品牌創始人葉唯平,運用大漆古法工藝,與現代藝術結合的方式將漆器打造成新的當代藝術美學作品。還有陶藝大師在直播間的鏡頭前耐心地向觀眾演示紫砂壺制作過程,并為網友一一答疑解惑,吸引一眾網友圍觀,并不住點贊下單,
此次活動中,人民創意開啟“人民甄選直播間”,帶來了由人民創意出品的故宮文具中多款文化好禮,這些來自故宮的文化創意國風好物,有充滿拼搭樂趣的宮燈積木、人氣爆款吉語簽筆筒、獲獎無數的紫禁·晝夜套裝禮盒等,還為直播間粉絲帶去以乾隆剔彩萬福慶壽紋文具箱為原型打造的新品——祥瑞福禮禮盒。這些具有六百年歷史的紫禁城中的元素,通過文化創意產品呈現在直播間里,獲得如潮好評,并讓網友不斷在線購買。
中國社會科學院輿情實驗室聯合阿里巴巴發布的《2021非遺電商發展報告》中顯示,過去一年,14個非遺產業帶在淘寶天貓年成交過億,近一半位于縣域及以下地區;淘寶天貓平臺上非遺消費者數量、人均消費支出連續三年增長,購買非遺商品成為年輕人的新潮流。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世代相傳。“非遺+電商”的模式拉近了非遺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帶來了更大的經濟價值空間,把“文化遺產”變成了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資源”。只有當非遺走進生活,擁抱年輕人,傳統手工藝才能被更好地傳承下去。
人民創意在未來將繼續攜手淘寶直播等電商平臺,以短視頻、直播、電商等多元傳播載體與應用場景,積極探尋傳播、推廣的新方法、新手段,不斷滿足年輕群體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需求,讓更多人在購買、使用非遺產品的過程中,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辛文 圖片由人民創意提供)
來源: 中國網
]]>報道截圖
13日,《西日本新聞》發表題為《“の”為什么在中國受歡迎?用日本文字給商品名留下高級感、好印象…起因是杯飲料》的新聞,稱中國品牌借助在自己的品牌名中加入日語“の”,看起來更加高端,主要舉例了“奈雪の茶”與一些小眾生活品牌。
對此,中國網友們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高點贊的評論中,有稱“僅僅是因為‘的’寫起來太麻煩了 ‘ の’寫起來簡單”,也有稱“我也好奇為什么日本很多漢字”,還有的稱“因為我們拿他當火星文用,好玩罷了”。
此次日媒的評價在網上引發討論的原因,歸根結底是討論中國品牌加入日語是否會增加“高級感、好印象”,其實從國際文化輸出至今,“の”已經很常見,孩童之間的互發的賀卡、B站up主的標題,“の”被我們用以“的、之”的含義,但愈發的常見使我們難以將它與品牌高級感掛鉤,加之近些年中國傳統文化在國外愈加流行,品牌加“の”就高級更變得“小看消費者”了,雖說品牌名稱很重要,但僅僅一個“の”,還不會對消費者造成決策層面的改變。
另外,單方面的看日語在中國的應用是片面的,在日本暢銷的中國品牌都叫什么名字呢?
首先是一些取英文名的品類,華為、小米、大疆、海爾、抖音、比亞迪、蘇寧、聯想、支付寶、服飾品牌MJstyle等。
譯為DJI的大疆無人機
以英文為品牌取名主要是方便品牌在國際上傳播,這點無可厚非,畢竟外國人也沒辦法很方便地讀出我們的拼音,不管是音譯為英文,還是加入其作用為譯名,都是為了更好地傳播這一品牌。
然后是保留原有名稱的品類,茶葉、美食類:麻婆豆腐、蘭州拉面、小籠包、餃子、藥膳類:金嗓子喉片、廣東養生煲、中國制酒:紹興酒等。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像我們的美食、茶類與藥膳這種制作精良的產品,很難簡單地直譯出來。而伴隨著中華文化的傳播,更多簡單的漢字配圖可以代代相傳、成為口碑與文化印記,即使沒學過漢字的外國人,隨著一代一代的文化熏陶,可以認出并認可這些中國制造,而同樣的,這類產品飽含“中國功夫”、很大程度上難以復刻,唯一性導致這些產品的名稱即使再難寫,外國人們也會想辦法將它記下來,這類品牌自有的品牌自信,使其無謂在名稱上迎合他人。
最后是外國最受歡迎的、且最難代替的中國制品,那就是漢字與筷子。要知道,日本報紙幾乎70%的文字來自中文。另一個是筷子,韓國與日本是否有人不會使用筷子?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由此看來,這些中國品牌所蘊涵的專利、知識技能甚至合理到形成了某些行業的標準。
從打入某國市場到改變當地的規則,中國的移動支付與汽車動力電池就是很好的例子。早在2018年時,日媒就曾稱“如今的中國或許正在從大量生產的‘世界工廠’轉變為‘標準大國’。在圍繞事實標準和法定標準的競爭中,美歐曾是日本的主要競爭對手。但今后的真正對手變成中國政府和巨大企業的可能性越來越高。”這里,作者提出了中國的拼車、共享單車、純電動汽車。拋開這些具體的技術,中國的商業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世界,如中國啟動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交易,有觀點指出,如果將來日本車企不滿足中國的排放標準,工廠有可能無法在中國開工。
品牌名稱飽含了企業定位、標志特征與文化,而不論何種文化都有其精華的部分。如果各國能在世界范圍內“拱手作揖”、以謙為美、和諧競爭,不糾結誰更“高級”,相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場面將為全世界帶來新生機、新態勢。
編輯:金宸曄
統籌:王紹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