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浪費”出現了新變種——“指尖上的浪費”。
近年來,外賣行業迅速興起,截至2021年6月,我國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4.69億。外賣平臺上不少商家通過設置起送額度、優惠滿減、半份菜等活動開展營銷,吸引消費者。
在商言商,外賣商家搞營銷活動本無可厚非,但因為額度和優惠設置上的“技巧”,有些消費者被誘導多下單,這就滋生了不同程度的餐飲浪費現象。比如,有消費者為達到20元起送額度,點了份14元砂鍋土豆粉后,又多點份6元多的雞排,結果雞排咬了兩口就扔了;有消費者點了一份小炒肉加一份米飯,總價22元,但商家設置了“滿25元減5元”的規則,就再加一份米飯讓總價升至25元,那份多點的米飯最后被扔進垃圾桶。這樣的浪費令人心痛。
相比于大魚大肉的“剩宴”和胡吃海喝的“吃播”,個體消費者的浪費似乎算不上什么,但其實,基于外賣點單的龐大規模,“指尖上的浪費”匯集起來,會是一個巨大的數字。有機構測算,如果每單外賣浪費的糧食是1兩,一年下來浪費糧食的總量超過17億斤。
在全社會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大環境下,商家不能僅僅站在經濟利益角度看待營銷行為,理應擔負起應有的社會責任。
法律對此類行為已有警示,就應嚴格依法執行。無論是2021年4月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還是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近日印發的《反食品浪費工作方案》,都明確要求餐飲外賣平臺應當以顯著方式提示消費者適量點餐,餐飲服務經營者不得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對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造成明顯浪費的餐飲服務經營者,給予警告或處以罰款。
外賣平臺某些商家刻意引導消費者“湊單”造成浪費的行為,理應叫停。作為掌握了一定數量消費者數據的外賣平臺,需要進一步發揮優勢,通過大數據方式,掌握消費者的習性與消費心理,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消費者喜好,引導商家提供更精準的服務,引導消費者合理消費。惟其如此,平臺和上面的商家才能實現綠色健康的高質量發展。
來源:錢江晚報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ananla.cn/16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