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來到“辦公沙龍”!??!
1.美化自己朋友圈的幾大秘訣
在網絡時代,大部分社交活動從線下轉移到微信等流行社交軟件上。你可以一周不出門,但每天卻要刷微信點贊;你可以神龍見首不見尾,卻要在微信上發布自己游玩或者讀書的照片。
社交軟件成為一個窗口,你透過這扇窗戶看別人,別人也扒著窗口看你。很多人形成了這樣一種習慣,想了解一個陌生人,就去翻看他的朋友圈。朋友圈里顯示時常出入高檔場所,照片中隱隱約約出現名表和豪車車標的似乎就是高富帥,而整天在成都小吃、公交車上揮汗如雨的就是失敗者。甚至不少招聘單位都喜歡到網上用百度搜索他們潛在雇員的信息。所以說在網絡上保持“清白之身”已經成了大家的共識。
網絡形象如此重要,很多人開始重視微信個人形象的包裝問題,尤其是在交女朋友的領域,衍生出一系列理論。比如你在微信上搭訕女生,她肯定先看你朋友圈。陌生人加了你之后,第一件事也是看你朋友圈。頭像和朋友圈的質量,決定了你這個微信賬號的層次,決定了你在女生心目中的形象,決定了女生和你今后對話的質量。
由此引申,對辦公室同志來說形象建設也是一樣重要,朋友圈里同事、領導不在少數,高質量的朋友圈建設也可以提升個人在同事和領導心目中的形象。但是,和交女朋友不同,給同事和領導看的朋友圈不一定要是帥氣、浮夸、奢侈的,但一定要是樂觀、敬業、向上的。
- 吐槽還是留在現實中
誰也不能保證總是處在“打雞血”的狀態,累了乏了難受了,適當的吐槽有益身心健康。但吐槽最好不要滿世界抱怨,最好還是跟一兩個親密的朋友聊聊,而不是公開發在朋友圈。有些人喜歡在朋友圈上發一些負能量的狀態,比如“今天太累了”“今天真郁悶”“辦公室政治真可怕”“工作總是干不完影響休息了”“又想辭職了”,等等,總之就是同事也不友善、工作也無意義、收入也不滿意。
可以想象,這樣的狀態被領導和同事看見,肯定會把你判定為一個小肚雞腸且毫無抗壓能力的懦夫。而且,現在的單位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把領導的臉往哪擱呢。
- 微信名稱實名制
網名是大家了解我們的第一扇窗口,取一個好的網名至關重要。我總結,網名大體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實名制(真名);一種是昵稱。如果你的微信朋友中同事和領導的比例很高,而且又經常用微信溝通工作,那么我強烈建議大家使用實名制。
- 實名制至少有以下好處:
一是可以增強信賴感。在網絡上,絕大多數人用的都是昵稱,昵稱在建立信賴感方面是沒有任何優勢的,而真名就完全不一樣;換位思考,你見慣了一大堆諸如“風中搖擺”“風中狂舞”“風中凌亂”樣式的各色莫名其妙的昵稱網名,突然發現一個人的網名就是他的真名,是不是會對他的信任度會明顯比別人高?這就是人性:在絕大多數人的思維里,都會認為一個敢于在虛擬網絡上直說真名的人,是值得信賴的。
二是保持虛擬空間和現實的一致性。有時我想在微信通訊錄里查某一個同事,搜了半天也沒搜到,結果一個一個核對過去,才發現他用了昵稱,昵稱不僅和真名毫無關系,其中還有一些稀奇古怪的字符。
這樣的昵稱完全是給他人增加負擔,別人如果想下次很快找到你,就必須添加備注,假如一時忘記添加,就得翻查整個微信通訊錄,萬一你又沒用真實頭像,可能在微信里就永遠找不到你了。真名不但能讓人印象深刻,別人查找起來也更方便準確,何必整那些花里胡哨的昵稱呢?
- 用真實的頭像建立信賴感
頭像是別人對我們個人形象視覺上最直接的感受。頭像和網名一樣也分兩種,一種是真實頭像;一種是虛擬頭像。對于要打造自己健康微信形象的人來說,最好的頭像設置就如同網名一樣,是自己的真實頭像,這是一個最簡單的建立信賴感的方式。
在辦公室里,大家都希望自己的下屬或同事是成熟穩重靠譜的人,假如某人整天掛一副小沈陽的頭像,你覺得成熟穩重嗎?我覺得,辦公室同志最好選擇自己的真實照片作為頭像。同時,在選擇自己的真實頭像作為自己形象照片時,最好選擇那些西裝革履、正裝的照片,表情呢,當然是成熟穩重,既不死板,也不過于活潑最好。
如果你沒有這樣的照片,最好找一個專業的肖像攝影機構去照一張。當然,如果你自己照,或者讓別人幫著照,能照出同樣的效果,也可以。用風景和卡通做頭像固然有情調,對辦公室同志來說并不提倡。但無論如何,能看清楚臉、認出人應當是個人頭像的底線。
- 上傳一些加班加點的情景
微信上黨派眾多,以前曾有人戲謔的把微信眾生分為曬娃黨、雞湯黨、養生黨等類別。我建議,我們辦公室同志如果非要加入哪個黨,還是建議大家爭先恐后地加入加班黨吧。
有些情商高的同志遇上加班的場景絕對不會放過,晚上熱火朝天的辦公室、桌面上堆積如山的材料、指向零點的時鐘、下班路上冷清的街景和昏黃的路燈都被他們搬到了朋友圈里。領導看了是既感動又心疼,同事也是無不發自內心地為這些“中國好員工”點贊,情真意切地在下邊留下或感動或表揚或保重的留言,一派和諧的景象。
在朋友圈里發加班的照片無可厚非、理直氣壯,這并不是一些人反感的高調或者虛榮,你犧牲休息時間工作,本身就是一種奉獻和美德,讓領導知道知道感動感動有何不可?
- 發布幾張讀書學習的場面和體會
吃喝玩樂的場景數量在朋友圈里一般擁有壓倒性優勢,時光荏苒、寸陰是金,生活當然要好好享受,但對于辦公室的同志們來說,多發讀書寫作的照片比游山玩水更提升檔次。
其一,對體制內的辦公室人來說,你吃喝玩樂發多了,似乎和中央八項規定的精神有些不符合。當然,圍觀群眾大多知道是你自己掏的錢,沒有占公家的便宜,但誰能保證沒有別有用心的人拿這個做文章呢,與其惹上這種麻煩,還不如低調一些更穩妥。
其二,哪個領導都喜歡勤奮好學的部下,領導們看到你利用寶貴的休息時間還在鉆研業務,還在提高素質,還在閱讀思考,不心花怒放才怪。一害一益,孰輕孰重,掂量一下很容易得出答案。
- 抒發一點感恩和豪情壯志
辦公室里年輕小伙子小姑娘多,年輕人最少保守、最富理想,應當有一股子虎氣,有一種沖勁,這樣的年輕人最容易得到領導的青睞。
不抱怨,少吐槽是一方面,感性的展現自己對待工作的激情和遠大理想,抒發一點對領導、同事的感恩也不能少。
一個大活動搞完了,在朋友圈里簡單回顧一下,感謝兄弟部門和同事的熱情支持,感謝領導的大力指導和悉心幫助;一年的工作結束了,實事求是地談談得失,談談打算;單位又獲獎了、小組工作又被表揚了,借機說說對單位的深情,對組織的感恩,等等,這些都是樸素而美好的情感,值得跟大家展示分享。
我的朋友圈里有位學生,在某單位實習結束后在朋友圈里寫下了“追求理想者請進,貪圖享受者莫入,愿我們永葆單位情、學生心、學習夢”這樣深情的話語,我看過后就覺得這位學生是一個有理想、樂拼搏、講感情的好苗子,之后總是看高一眼,朋友圈的形象投射作用不可謂不大。
2.點贊雖煩卻真不能少
不少人現在對微信上點贊這種“社交行為”嗤之以鼻,覺得微信朋友圈點贊之風盛行,點贊狂魔等層出不窮,點贊退化成了一種交流“快餐”、一種廉價的贊美。他們怒斥,是點贊導致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減少,朋友之間的交流漸漸被輕巧的點贊所代替,能寒暄的只字片語被點贊所概括,實際上疏遠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
這種想法不無道理,如果能手動點贊或者留下一兩句溫情的話效果固然好,但在社交信息爆炸的今天,這樣做的時間成本可是不小。
尤其是有些人“曬”上癮,一天好幾十個狀態,你怎么奉陪得起?點贊固然簡單,卻也代表了一種關注,表明了一種贊賞,意蘊還挺豐富。
你可以換位思考一下,當你自己發出一個狀態,緊張的關注大家反響的時候,熱火朝天的點贊是不是讓你得意地笑,而無人問津的冷清是不是讓你倍感煎熬,更別提網上還有那么些買“贊”的生意。
這充分說明點贊并不簡單,我奉勸辦公室同志一句,領導要是在朋友圈發了什么業績和成績,同事要是在朋友圈發了什么大事喜事,比如結婚、生子、晉升,有時間還是盡量輕輕的去點個贊吧。
3.回復一個笑臉也好
如果你發表了一個狀態,能在第一時間回應你的人,是在乎你的人,對方往往已經是或很有可能成為你的密友或貴人。
對于這些給你點贊或留言的人,千萬不能怠慢,你愛搭不理,人家自然感覺受了冷落,好似“一腔熱血噴出來,比一堆牛糞涼得更快”,誰能受得了這委屈,明明熱乎的關系眼看就要變冷。
如果你的人緣好到爆,隨便發條狀態都有百十條點贊留言,實在沒時間陪大家刷屏聊天,那就統一給大家一個回復,“統一回復,感謝關心”之類的,也算有個交代。
如果留言沒那么多,還是盡量抽點時間,單獨給別人一個回復,哪怕只回復一個笑臉、一個大拇指,也都是一種你來我往,是對別人熱情關心的回應和尊重。
4.從朋友圈延伸到現實的關心
人們在朋友圈中展示的情緒,通常都是相對濃烈的,一般性的事情犯不上拿到朋友圈里去說。
發美食,那肯定是趕上了饕餮盛宴,半夜偷偷啃個饅頭沒幾個人愿意發。發喜事,那肯定是從內心感到自豪,今早順利上了地鐵之類沒幾個人愿意發。發牢騷,應該是事情確實鬧心,或者是碰上難事了,早餐去食堂買雞蛋,雞蛋卻賣完了這種事一般來說還犯不上發朋友圈吐槽。
朋友圈雖然是個虛擬空間,但在形形色色的狀態背后,人卻是實實在在的,有生動的喜怒哀樂。朋友圈就像一個窗口,人的情緒時不時從里面飄散出來。
有些人很注意從朋友圈中捕捉別人的情緒,適時地送上自己的祝賀、安慰、關心、認同或者是幫助。
一次,我連續幾個通宵攻堅述職述廉報告,繁重的復制粘貼任務把文字搬運工的右肩壓垮了。我在朋友圈抱怨:“鼠標廢掉了右手,酸痛難忍,總結季的悲劇!”校醫院一位相熟的醫生大姐馬上私信我,詳細了解相關癥狀,還熱心地為我介紹了緩解肌肉酸痛的科學方法。當時我就感動地哭了,大姐的形象瞬間高大起來。
這就是從朋友圈延伸到現實的關心,有些人刷刷屏,樂呵樂呵,一天也就過去了;有些人看似也是刷刷屏,樂呵樂呵,卻悄悄把朋友圈的社交從天上落到了地下,從虛無做成了實體,明顯要高出一籌。
5.微信里說“在嗎”為什么特別招人煩
每當我在微信上收到“在嗎”兩個字,總有一股怒火從胸中一躍而起?!坝惺抡f事,在嗎到底幾個意思!”這種莫名的反感讓我自己都感到驚詫。
這是咋回事呢?以前聊QQ的時代,“在嗎”基本是標配啊,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在電腦前面,只有先來一句“在嗎”,才能把兩個人拉進同一個時間維度里再溝通。怎么到了微信這,同樣是通信軟件,看著“在嗎”就這么讓人討厭了呢?
細細想來,可能有這么幾個原因:
其一,完全沒有必要。在“遠古時代”,QQ之所以需要“在嗎”,原因在于它建立在即時同步的基礎之上,那時候還沒有手機QQ,我不可能隨身把電腦主機綁在腰帶上,你不在,這個話就沒法對下去,所以必須要靠“在嗎”,才能把雙方拉到一個頻道。
到了微信時代,我天天揣著手機,其實總是“在線”的,只不過是方不方便聊天,想不想聊天的問題,“在嗎”,成了完完全全的一句廢話。
其二,遮遮掩掩,套路很深的樣子。“在嗎”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是一種試探的手段,是放出的氣球或魚鉤。一般“在嗎”之后,總會有不太好處理的問題。明明有事,卻又遮遮掩掩,讓人看不清你葫蘆里賣的什么藥,拿不準這茬到底是能接不能接,這種態度很不坦率、誠懇。
有事不直說,感情你還跟我玩“黑暗森林”,整“猜疑鏈”,我看了能舒服嗎?我敢搭話嗎?
其三,不留余地,逼得太緊。人和人之間需要安全距離,尤其是在不那么熟悉的人之間。“在嗎”,給人感覺就是要求對方得馬上搭理自己,又不說明理由的態度。
假如我回答“在的”,即使當時忙得四腳朝天,即使提出的要求很難辦,需多加考慮,我也已經失去了裝聾作啞的機會。那種感覺像被人逼到墻角,必須給出一個交代才行。
所以啊,我覺得,微信上交流,更應像發郵件那樣,有事先說事,直接地說,詳細地說,系統地說,寒暄招呼那是順便的事情。
開門見山地把事情講清楚,說明白,萬一人家在忙,那就等著別人有空再回復;萬一人家難辦遲疑,給點時間認真考慮、權衡那也是應該的;萬一人家看了你的事根本不想接招,是不是也可以裝作是一場意外,就此翻篇,相忘于江湖。
有事就直接說吧,我一直都在。
喜歡的記得點個贊!歡迎關注“辦公沙龍”,收藏、轉發、評論、留言!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ananla.cn/13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