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手機里,微信是唯一一個長期不關后臺的軟件,而且刷朋友圈是我解開鎖屏后第一件要做的事。久而久之,我發現,這件事正在隱秘地吞噬我的時間,擾亂我的意志,影響我的情緒,產生著所謂的精神內耗。比如我最近很為房子、生活方式等問題煩惱,于是刷到朋友圈里別人曬房子、曬聚餐時,就特別容易被撥動神經,引發一種“人強我弱、人爽我衰”的焦慮感受,這就是精神內耗的本質。
我痛定思痛,決定將這種惡性循環連根拔起 。
經過漫長的折磨和艱難的探索后,我終于意識到,這些信息只會讓我煩惱,而無助于改變現狀。于是我把他們打包扔進了“垃圾桶”——關掉了朋友圈入口。
接下來我將具體談談我是如何決定關閉朋友圈,并停止內耗的。
首先,我問自己,看朋友圈到底有什么用?我的朋友圈里都是些什么內容?讓我收獲更多還是消耗更多?
說到這,就不得不先分析一下社交領域里都是什么人構成的。我認為,社交平臺上的角色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表達者(be followed),一種是觀眾(follower)。朋友圈里也是這樣。
先分析一下表達者。比如我朋友圈里的表達者分為這么幾類,第一種是日常性發自拍、曬自己運動成果的;第二種是有意識編排透露小心機的,體現在精妙的圖片排版,高消費感的餐廳、貴婦化妝品、智能家居等;第三種是以人生導師自居,發表“啟迪大眾”的議論的;第四種是分享自己工作成果和業務動態的。
可以看出,每個人的表達動機都是和我沒有半毛錢關系的。
那么是什么讓表達者們這么活躍的呢?自我欣賞一定是起一定作用的,但更有力的是觀眾的點贊、評論、羨慕甚至嫉妒,是這種正向的反饋。這在心理學上是一種獎賞,會促進一個人的行為。比如有段時間很流行的摔倒炫富,以及現在常說的凡爾賽,都是一種有意無意地透露優越感的小心機。對此我不止一次聽到有作家提到,朋友圈這個東西,其實是帶有一種表演性質的,尤其是這個點贊、評論的功能設置。
為了追逐這種令人感覺良好的獎賞,我看到人們極力地表現自己獨特、優越、生活幸福、高人一等,占最大比例的表達內容就是消費主義,即通過標榜自己的高消費水平,來獲得一種把自己和別人區別開的感覺。
而觀眾,除了支出自己的注意力關注別人的生活以外,還是承受者,是這些懷著各自動機的人發出的信息,對自己產生的影響的承受者。
比如有段時間,我覺得家里的東西太多,總是沒地方放。正巧刷朋友圈的時候,好幾個朋友的照片里都在展示自己的房子,有的是拍自己站在大客廳里玩體感游戲,有的是拍自己新裝修的家多么整齊,于是我產生了一種“人爽我衰”的焦慮感,我對自己說,“怎么感覺別人家都這么好呢,他們這個客廳好大”。
類似的還有朋友圈里這個人會畫畫、那個人會跳舞、誰誰誰又出去玩了景色好漂亮等等,都在撥動著我的心弦,讓我產生自己活得不如別人的焦慮。
于是,我開始反思自己所處的狀態。我問自己,我在被什么控制著?我思考著誰的思考?我的行為是我希望看到的嗎?對我改善自己的生活有幫助嗎?在了解了一些傳播學中對信息的研究后,我有了一些思考成果。
這里我想借助噪音這個概念,說明一下信息層面存在的噪音現象。我們通常理解的噪音大概十,當一個人跟你說話,周圍不相關的影響你聽清這個話的聲音,就是噪音。放到抽象層面,就是那些與你當下所需的信息不相符的都是噪音。
舉個例子。當我的潛在愿望是想擁有更整潔的家時,那么高效整理房間的方法是我需要的信息,而不是別人家如何大如何整潔的信息。這時候,后者就是一種噪音。不管這個信息質量有多高、圖片排版有多精美、作者談論裝修的意見有多么中肯,它都是對改善我現狀無用的噪音,由此產生的情緒波動、注意力損失等,就是我們對身體內部的消耗。
那既然識別噪音的方法這么簡單,為什么我沒有直接去找對應的方法,而還是被噪音信息影響產生內耗了呢?
因為當時我的愿望是不明確的,所需的方法也是不清晰的。
在這種一片混沌的意識里,噪音信息在剎那間、在我有能力意識到并抵抗以前,就已經對我產生了影響。
首先我并不清楚地知道自己有怎樣的愿望,只停留在一種感覺里。一種 “我家好小,東西都放不下”這樣的感覺里。只有在此基礎上不斷地回問自己,才能明確自己真正的愿望。
那我的愿望究竟是什么呢?我想換大房子嗎?好像并不是很想,也不切實際,因為沒有錢。我想看別人過得多好刺激我自己嗎?也不是我的目的。我想讓家里變得整齊,所有的東西都能有地方放嗎?是的,這是我想要的。至此,我真正的愿望才得以付出水面,我識別噪音也才有了依據。
不僅小事如此,大到人生規劃、實現理想,也是需要不斷回問自己才能變得清晰的。我們常說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就能夠不斷捫心自問的人,讓自己的愿望不斷清晰的人。愿望清晰,是避免內耗的第一步。
愿望明確了之后,再找針對性的方法就容易多了。首先排除掉看別人曬自己家大房子這件事。再根據具體情況,看自己是需要縮減買新衣服的數量,還是需要增加一些收納工具,一步步地把問題細化,一個一個地把問題解決。
后來我發現,這個“愿望-方法”的模型可以解釋很多問題。比如很多人常出現的各種焦慮,其實就是因為他們還停留在混亂的感覺層面。比如人們常說“她好漂亮,我怎么沒長得那么漂亮呢?”、“她的身材真好,我太胖了,怎么都瘦不下來”、“別人的工作怎么都那么好,我卻天天加班工資又低”,這樣,看到朋友圈里別人漂亮的照片、有馬甲線的身材、六位數的年終獎等等噪音信息,自然被拽來拽去,產生內耗了。
我們都知道行動是對抗焦慮最有效的方法。但很多人都忽略了“愿望清晰”的重要性,在愿望清晰之前,一個人并不能有充分的依據,判斷出哪些對自己是噪音,哪些是有用的信息。因此停止精神內耗,也就無從談起。而且愿望清晰之前,胡亂的行動只會導致更深的焦慮。至于找對了方法之后,能不能堅持,那就是另一個關于意志力的故事了。
接著我想談一下我對朋友圈這個東西的反思。引起這種反思的原因,在于我發現越來越多的朋友傾向于消費主義的“曬”。我在想,為什么這么多人熱衷于曬自己又吃了多貴的餐廳、又買了多貴的化妝品、以及一個和自己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都極不匹配的奢侈品包,卻沒有人曬自己通過聰明才智又賺了多少錢、學會了什么新技能、舊領域有什么新突破?
有沒有一種可能,是這樣的行為背后的動機,是為了通過最容易的方法獲得一種自己很獨特的感覺。為什么說是最容易的方法呢,因為花錢顯然比賺錢容易,在朋友圈炫耀收獲正反饋的概率一定比在微博更大。投資賺大錢、成為百萬網紅是更能顯得自己獨特且獲得更多滿足,但是這個方法相對難得多。人都是很“聰明”的,容易的方法當然做的人更多。
我記得竇文濤在圓桌派里問陳佩斯,為什么有那么多人趨之若鶩地去山寨周星馳等大咖的電影,而不是自己創作?陳佩斯說,“因為容易”。語畢,全場安靜,竇文濤愣住半響,陳佩斯又解釋性地重復了一遍——“因為容易”。
那么,為什么朋友圈里的信息相對于其他來源的更容易影響我的情緒?是因為認識嗎?馬云我也認識,但他再有錢我也不會嫉妒。是因為熟識嗎?但身邊的富二代朋友也不會撥動我的神經,因為根本不在一個起跑線。那是因為什么呢?
我想是因為近似性。社交距離上比較近,而且基礎條件類似,這類人屬于“同一個圈子”。
相比馬云這種遠在天邊的人,隔壁別人家的孩子對自己的影響一定更強。早期看韓寒的雜文,經常看他說以前的同學“身邊連個真實的勵志故事都沒有”,我就在想,勵志故事我們不缺呀,富蘭克林、李嘉誠,雞湯書里全是,為什么一定要求身邊的呢?后來我想明白了,就是因為影響強度上,身邊的要大于遠在天邊的。不管是正向影響還是負向的消耗。
當微博、朋友圈、公眾號、抖音等平臺相繼面世時,人人都趨之若鶩地去注冊使用,我也是其中之一。但是不管是什么平臺,我用一段時間就會覺得無趣了,因為發表了什么言論經常是無人問津的。
在這個問題上,朋友相親的經歷給了我很大啟發。她和我說,來相親的那個男生耿直地表示,“成年人的交往都是價值互換”。雖然初次見面這么說有些突兀,但確實有道理。我想不止在感情交往上,在任何社交軟件、社交媒體或任何信息平臺上也是這樣,一個人想要攪動風云、獲得關注,最根本的一定是他“有兩把刷子”,能輸出有價值的真東西。
所以我想,一個平臺是否有趣,不僅取決于這個平臺本身,更加取決于使用者自己是否真正“有話可說”。
至此,我終于看清了社交媒體和我的關系,也找到了停止內耗的方法:
第一,明確愿望;第二,識別噪音;第三采取行動。
拿我自己舉例。我的愿望,是成為一名優秀的作者,而不是靠著消費主義這些虛幻的捷徑找存在感的人。所以那些與我的寫作無關的信息都是噪音。我需要采取的行動就是分清主次,節制放在噪音上的注意力,最好是消除噪音影響。
綜上所述,刷朋友圈不僅無助于我實現自己的愿望,而且只會讓我產生越來越多的精神內耗。
于是,我關了朋友圈的入口。
因為,我要把注意力用來感受自己的生活,而不只是為別人鼓掌。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ananla.cn/10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