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晶晶
“時空賬戶”保障糧食安全,運用AI推理聚焦中國智造,低碳方式建設中西部綠色家園……這都是上海大學學生從去年起到今年堅持開展的各類科創項目。走出上海,去田地去鄉村去工廠,他們將自己的所學為國家發展所用。
“時空賬戶”保障糧食安全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順應時代要求,肩負保障糧食安全重任,去年4-10月,一支由上海大學經濟學院和新傳學院學生組成的上海大學氣象指數保險團隊調研團隊從上海出發,深入基層、走訪農戶,切實了解農業保險在農村地區實施情況。
調研團隊來到安徽省南陵縣、肥東縣,湖北省仙桃市,團隊成員赴村莊與農戶進行交流溝通,對農戶自身情況、作物種植情況、農業經營收入、對于風險以及農業保險的態度和購買農業保險的意愿情況有了進一步了解,走訪了三地的四十余個村莊,共計獲得調研村級問卷四十份、農戶問卷四百余份。調研團隊還與公司農險部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和業務團隊進行訪談,充分了解政策性農業保險以及氣象指數保險的實施成效與現實困境,為進一步政策制定尋找新的方向。
緊湊充實的調研內容、多方的細致交流讓團隊成員從最基層的聲音中了解到農業保險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可以改進的方向。基于相關調查研究結論,研究團隊創新性地設計了具有當地特色的、基于時、空維度的水稻氣象指數儲蓄保險產品,為糧食安全開了一個“時空賬戶”。
這一“時空賬戶”將傳統儲蓄與保險相結合,從時間和空間維度幫助農戶進行農業風險管理,保障農戶跨期收入的平穩化,實現對于農業風險的有效分散,為有關農業風險管理工具的研究打開了一個全新的角度和思路,也是金融創新與農業創新融合發展的一項新成果。
運用AI推理為化工安全賦能
在當今“中國智造2025”的時代大背景下,如何利用各類先進設備與技術,為化工企業安全生產降本提效,是急需解決的問題與難點。上海大學通信學院本科生組織成立了“‘迷霧’偵探”團隊,聚焦化工領域最令人擔憂的化工泄露領域,綜合運用AI推理,企業邊緣端云端聯動等技術手段,探索新技術如何為化工生產賦能。
由上海大學通信學院韓軍教授及六名本科生組成的這支團隊,發揮團隊計算機與通信學科交叉優勢,廣泛實地走訪。在一次走訪中國石化下屬安慶分公司的過程中,當地工作人員反映的設備老化快,經常漏氣檢測不到的問題,引起了團隊的重視。經過持續的深挖與問詢,團隊最終將問題鎖定在了長期困擾化工行業的管道跑氣、漏氣、滴液、冒液等問題。
在保證人員安全的情況下,保證檢測的高效與準確,成為了團隊定下的主要目標。雖然同學們提出的多種方案得到了業內的認可,卻因為落地困難、成本過高,均無法與行業相關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如何降本提效,真正的解決行業內這個“攔路虎”,成為了團隊需要攻克的難關。
最終,指導教師韓軍教授的一句話啟發了團隊:“成本不在設備上,在部署上。”基于降低部署成本的考慮,團隊經過數輪嚴謹的項目論證后,綜合各方建議,創新性的提出了AI賦能異常檢測,最終解決了成本問題,并與相關化工企業達成合作意向。
聚焦雙碳創建綠色家園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了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指示。上海大學悉尼工商學院本科生團隊成員在碩士生導師陳軍博士的帶領下,于2022年到2023年在全國多地開展實地調研,從光伏以及新能源汽車行業出發,探討未來低碳發展的方向,希望發揮自身科研優勢,推動東中西部綠色產業一體化發展。
2022年,項目成員在安徽,內蒙古,山東,山西、西藏等地的多家光伏企業開展參觀與訪談。并與樂山科技局進行遠程視頻交流,調研光伏行業發展的前沿技術。在此之后,本團隊將目光拓展至新能源行業的發展與實現“雙碳”目標的有機互動中。2023年,團隊成員實地參訪安徽、上海等地的新能源企業,充分了解雙碳社會發展的新趨勢。
兩年的實際調研,團隊也總結出了政策建議。如通過推進“光伏+”產業穩步發展,拓寬消納渠道,穩步提升中西部地區電力消納能力,解決棄光率高的問題。采用“央國企+民企”聯合投資等多種融資方法,走出融資難困境。堅持數字化轉型、利用智慧運維、分散式儲能等科技手段解決并網問題等。
記者了解到,目前,實踐項目所得結論和建議已經被8家企業證明具有較高的實際意義,合肥市科技館、云南省政協以及四川樂山市政府均對提出的建議予以采納。同時項目團隊還與歐洲大學展開深層次合作, 研究光伏產業的應用。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晶晶
編輯:陸天逸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ananla.cn/22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