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忍冬。
今年 315,曝光了一個有趣的新聞,網上水軍,某些平臺 10 萬贊只要 18 元。
忍冬寫的文章,都沒有出現過 10 萬的閱讀,心中也是羨慕。
其實這個現象,大家都很清楚,大家都明白會有這樣的情況,只是不希望自己是被數據哄騙的那一個。
平臺需要數據,商家需要包裝,買家需要佐證,這是整個社會心理學乃至個體心理學,層層疊加在一起。
這個現象可怕的不是他的存在,而是根本無非避免。
我們能做的只有做好每一次決策前的把關,《別再想歪了》這本書一共 60 個常見認知偏差,每一個偏差背后都是一個有趣的想象。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如何別再想歪了,如何別被水軍帶節奏,如何別被輕易割韭菜,如何不那么容易被種草。
《別再想歪了》
作者:
山崎紗紀子、宮代幸枝、菊池由希子
推薦理由:
我們無法立即變得聰明,但是我們可以變得不那么愚蠢。
這本書從這三個方面,讓我們變得不那么愚蠢。
從邏輯學去看透思維的慣性(山崎紗紀子 東京都立大學研究員)
從認知科學去更新認知世界的方式(宮代幸枝 筑波大學心理學博士)
從社會心理學去理解人類行為的非理性(菊池由希子 長野縣林業大學學者)
本書聚焦于日常問題,從邏輯學、認知科學、社會心理學 3 個角度出發,剖析了 60 種常見的認知偏差,并給出解決之道。
每看一個認知偏差,你在日常決策的時候就能避免一個陷阱。
接下來我們就說說,這些認知偏差怎么讓我們不那么愚蠢。
二分法謬誤,你被人帶節奏的原因
當被要求做出“非黑即白”的選擇時,要敢于把灰色區域作為一種選擇。
什么是二分發謬誤?
就是人們在做選擇的時候,實際上有很多選項,卻誤以為只有有限選項而導致的謬誤。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做選擇的時候,看似只能選擇做或者不做,而實際上,還有很多種方案,只是你沒有想到,或者你不愿意想到。
而現在我們最容易被這種二分法謬誤誤導的情況就是:互聯網上面看到一個具有爭議的視頻,你被視頻剪輯的人,帶入了他想你偏向的情緒,認為視頻里面的人不是好人就是壞人。
單看一個視頻,你怎么能夠確認這個人就是好人,或者就是壞人?
人都是復雜了,但是視頻里面就是充滿了這種傾向,你只能被動接受。
所以當看到這種具有偏向、引導情緒的視頻,我都會下意識問一下自己,視頻的傾向是什么?
只要這么一想,我就不再被人帶節奏,也不會變成別人手中的刀。
滑坡論證,你被人割韭菜的原因
在滾下滑坡之前,要看清楚這個故事有沒有因果關系。
什么是滑坡論證?
就是讓你覺得最初的一小步必然引起后續一系列會導致不好結果的事件,所以你堅持主張不要采取最初的一小步。
是不是沒有轉過來?
簡單就是,你當初一個小小的決定,導致了后面一系列不好結果的事情。
這就是所謂的滑坡論證,但是我們不妨再想一下,真的是一個小小的決定才導致后面的一系列不好結果的事情嗎?
舉個例子:高考沒有考好,去到了一間并不出名的大學,然后大學畢業之后,一直碌碌無為。
這個時候你就開始抱怨,為什么高考的時候不努力一點,考一所優秀的大學,說不定現在就不會這么無所作為。
但其實你現在面對的情況,都是你一次次的選擇最終形成這種情況,就好像蜂蜜的產出,不是一只蜜蜂能夠收集出來,而是無數的蜜蜂辛苦收集出來。
而現在很多割韭菜的手法,就是用你不選擇他們的產品,導致的一系列不好結果的事情,讓你自己說服自己,要選擇他們的產品。
其實你不選擇,并不會出現不好的結果,反而你選了就需要為這一次選擇買單。
因此在別人給你灌輸滑坡論證的時候,先說一句,不買立省。這樣基本上會讓你的選擇更加理智。
一致性偏差,你被種草的原因
其實你有沒有想過,去吃飯的時候,越多人排隊的餐廳,你越容易也去排隊這家餐廳
什么是一致性偏差?
就是根據別人的行為方式來改變自己行為的傾向。
簡單來說,這就是從眾。
而為什么我們會下意識去從眾呢?
因為一致性的壓力,一致性是指跟他人的行為和思維方式保持一致。如果不一致性,就會無形給我們帶來壓力。
這一現象的背后有兩種機制。
第一種是將他人的行為作為信息使用。比如,看到那么多人在排隊,據此推測這家店肯定不錯,所以自己也會去排隊。
第二種是把他人的行為和想法作為一種規范,并以同樣的方式行事。在這種情況下,他人的行為和想法往往會成為限制自己行為的壓力。
所以一致性偏差,往往就是你被種草的原因,因為你會下意識覺得多人買的產品,一定會好。
既然你有這樣的紓解壓力的需求,那么商家就給你營造這種數據,然后你就被種草了。
實際上商家的產品真的那么好嗎?不一定,但是我們需要自我說服。
寫到最后
很多人問過我:怎么能夠變得聰明?
我說,只能變得不那么愚蠢,就像打羽毛球,很多時候并不是那個人比你強多少,而是他比你失誤少。
而人生這場競賽中,你需要多帶一點工具,讓自己做決策的時候不要過于輕率。
參考書目:《別再想歪了》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ananla.cn/22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