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一位資深的出版社朋友聊天,對方坦言,品牌的書籍很多,看的時候好像都能看明白,但一旦關上書之后,對品牌依然模糊。
對于這個問題,可能有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 跟許多書籍不務實有關
不務實一:術語撐門面
品牌領域有非常多的術語,比如品牌定位、品牌聯想、品牌標識、品牌調性、品牌標語、品牌形象、品牌資產、品牌故事、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譽度……
雖然這些術語,對于了解品牌的結構有益,但卻不會告訴讀者,具體是怎么干出來的(可能作者自己具體也不知道),結果讀者只知道一個名稱概念。
不務實二:宣傳的目的多于解惑
幾乎所有的品牌書籍都會分享案例,看案例、看故事著實令人很享受,感覺也很神奇。可事實上,案例無法復制;因為在品牌領域,第一個做的是天才,第二個照做的立馬被嫌棄。
案例的呈現也多傾向于成品、甚至被美化,目的是讓人感覺這個品牌很厲害、這個案例水平很高……僅此而已,很少講實質的東西。讀者依然不知道背后到底是怎么思考的,為什么是這樣的策略,經歷了什么波折才做到了最終交付的程度……
第二. 跟讀者只是作為了解者的角色和心態有關。
對于一件事情,并不是看了文字描述就能夠掌握的,還需要投入切身實踐。
看品牌書籍也是如此。可大多數閱讀者,只是追求從“不知道”變為“知道”;并不會聯合實際、研判書中的觀點;更難說在經過實際檢驗之后,再回到書中琢磨領會。
而如果只是“知道”這一水平的話,那合上書之后很快忘記也正常。
這并不是閱讀者本身的錯,只是角色不同造成的。大多數讀者沒有實際要解決的問題,基本是置身事外“學習”知識而已,自然就不會過多思慮。
one more thing
說完了出版社朋友的疑問,我們再來談談它背后的一個核心問題——做品牌到底是在做什么?
這么多年來,從大多數人反映看,品牌經常令人頭疼:
一聽起來好像都知道,而且高大上,廣告片、Logo、理念、形象代言……這些都能看見;
但一評估起來,又好像無從下手,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健康度、品牌聲譽…..指標很虛;
再就是品牌好像跟什么都有關,外在的形象、內在的產品、服務的品質、企業領袖個人魅力……這也導致說做品牌,很多人不知道要做什么。
其實,品牌沒有那么玄乎。我們的一個觀點是,做品牌就是一件事:做好外界對自己的認知。“做”既代表創造,也代表管理;“好”既代表清晰,也代表有利于帶來生意。
品牌是企業在外部的成果,外界對于一個企業/組織/機構,他們能感受到的,只有品牌。
外界不會注意到或真正關心其他局部的、瑣碎的東西,比如員工、比如產品的變化。因為大多時候,品牌跟他們是沒有關系的(除非真正遇到了問題,需要品牌和產品來解決時),因此,不會關注那么細,只能注意到品牌。
而外界感受品牌的最終成品基本就是認知。為什么選這個品牌而非那個品牌?核心就是認知。
但是,做好外界對品牌的認知——這件事具體怎么干呢?
認知主要依靠主動傳播(外加極少數時候需被動公關維護),而傳播的框架是很清晰的:傳播對象、內容、方式、渠道、時間。
對象和時間無需多講。內容是要傳播對的信息;方式是采取的形式,可以常見的形式,也可以是新鮮創意的形式;渠道就是傳播的通道或者載體。
這三個核心要素,傳播方式管有沒有趣、能不能吸引人們關注;傳播渠道管在哪里觸達到顧客;傳播內容是最核心的,因為具體認知來源于內容信息。
做品牌應當傳遞什么信息呢?
我們認為一級信息是跟顧客要完成的任務相關。找準顧客要完成的任務,告知顧客品牌就是為這個任務量身打造、可以幫助顧客完美地完成任務。
這背后的原理是,顧客購買產品,是因為顧客遇到了問題要解決,才想到借助產品來完成。因此,品牌需要契合顧客內心要完成任務。
但是兌現品牌的承諾,還是需要依靠具體的產品。因此,產品是作為支撐任務的二級信息。其實也不只是單個產品,如果品類有差異,講品類也可以。
這兩個組合,一級信息其實是解決“為什么”,二級信息解決“提供什么/做什么”。我們認為這樣的信息模式其實適合任何時候的傳播溝通。
這個模式不能被削了一半,比如只有產品,那么品牌將無法超越產品,而是被產品局限住;也不能被顛倒,比如產品在前,任務在后,因為人們只給了品牌一瞬間的時間,而產品并不是人們真正關心的東西。
關于品作
品作是一家幫助品牌聚焦顧客為什么需要、而非自己產品的品牌戰略咨詢公司。相信顧客購買產品是用來完成自己的任務,產品和品類只是工具,主張開創任務品牌咨詢。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ananla.cn/16996.html